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扬子晚报:苏大继续教育以信息化为驱动 走普惠型、优质化发展道路

时间:2016-09-03浏览:1891设置


 

 C:Users	hinkDesktopQQ图片20160903143901_副本.jpg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的外部环境发生新的变化,社会大众的学习动力逐渐

由获得学历为主向实现能力和素养提升转变。传统的继续教育很难同时满足学生多层次、多元化

学习需求。近年来,苏州大学继续教育以信息化为驱动,不断探索普惠型、优质化发展道路。

全口径的学习覆盖,实现人人皆学

        综合性大学专业资源丰富、继续教育办学形式多样,两者共同助力苏大继续教育实现全覆盖,逐步形成自考助学(主要面向中高职、高中应届毕业生)、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主要面向在职人员学历提升)、非学历培训(以党政干部培训为特色,涵盖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师资培训、企业经营管理、岗位技能与业务能力提升等各个领域)均衡发展的良好态势。

C:Users	hinkDesktop.png

全流程的信息融入,实现便捷高效

       2014年,该校开始深入推进继续教育信息化。经过2年多建设,苏州大学培训网、苏州大学继续教育系列微信公众号陆续投用,苏州大学继续教育官网改版换新,各模块有机结合,网络形象不断提升,版块内容更加务实,社会各界可以通过PC及移动端随时随地获取苏州大学继续教育相关资讯。

      内部管理上,苏大继续教育OS系统和成教信息化系统不仅极大提高了办事效率,八大核心教务管理模块更能保障学院完成从招生入学、学籍管理、教学选课、成绩管理、毕业学位等全流程管理,为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奠定了基础。

C:Users	hinkDesktop.png


全媒体的学习平台,实现优质普惠

      针对不同类型继续教育学生,学校制定了相应的信息化培养方案,让所有学习者都能享受信息化带来的红利。

“网络+面授”,成教生摆脱“工学矛盾”

      成教学生主要为在职人员,“工学矛盾”突出。网络教育虽不受时空限制,但因缺乏互动和演示,情感、集体等积极因素难以体现。2013年起,苏大从校外教学点的4门公共基础课试点,逐步向校内、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延伸。经过2年多的探索,“网络+面授”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逐渐成型:公共基础课全部采用网络教学;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以网络教学为主、面授为辅;学位主干课以面授为主,网络教学为辅。这种混合教学模式既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的优势,又保留了传统面授的特色。

“自由任性”,严格监控保教学质量

        引入网络化教学,并不是简单将原来的面授改为网络教学。为保证教学质量,学校先后制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教学督导组深入课堂听课、考场巡考;每学期对学生的上网学习情况和老师的答疑辅导情况进行通报,并采用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建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在技术层面,杜绝学习视频快进或跳过;视频学习完成后长时间不操作不计入有效学习时长;每看完一个视频后必须回答若干个问题才能开始下一个视频的学习;学生不达到规定时长的视频学习不得参加考试。

        在服务层面,实行网络化教学的课程均安排老师辅导,并要求师生经常互动;不定期通过学习系统及人工方式推送短信、微信及web信息进行督学,每月定期提醒学生学习,班主任根据监控情况对学生加强日常督学。

“微课+社团”,为自考生注入活力

        苏大自考生采取校内全日制授课方式,优质的师资及浓厚学习氛围广受省内外学生认可。学校借助成人教育课程建设的基础,为自考生开好“小灶”:针对重难点、围绕知识点录制微课,每个视频时长10分钟,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即可完成移动学习,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学校在2015年江苏省继续教育微课资源大赛中4门课程获奖。  

      传统“以考试为目标”的自考培养模式略显枯燥。为了给自考生提供更为全面健康的成长氛围,学校选拔出了数名品学兼优的同学组成苏州大学继续教育学生会,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更培养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自强自立精神。 

“基地+云端”,非学历培训形成强辐射

        在国家倡导“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的背景下,苏州大学把握机遇,相继获批“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与全国10多个省、市(区)合作成立干部培训基地,年培训7万余人次,培训生源从最初的1-2个省、自治区扩大到目前的20多个省、市、自治区,形成了具有影响力的苏大培训品牌。目前学校设有960余门培训课程,讲师队伍中既有校内学科的著名学者,也有深耕实践的行业权威,涉及面广、特色鲜明。

        为使培训更加立体,苏大狠抓现场基地建设,把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场变成教育培训的课堂,在同程网、大数据与云计算中心、新区有轨电车公司、科技产业园等20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现场教学基地,让学员通过实地参访、亲临现场等形式深刻了解经济发展的精髓和产业发展前沿。

      为打破时空局限,苏大借助国家级基地建设的平台,改建集培训、录播为一体的多功能报告厅,新建交互智能平板录播教室,调研并洽谈云服务合作模式,远程培训平台的建设稳步推进。随着培训资源的不断充实、远程平台的技术完善,苏州大学继续教育将致力于实现更多人的终身学习梦想!

                                                                                       《扬子晚报》2016年8月26日第3版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