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培训案例:发挥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助推退役军人高质量就业创业

时间:2021-08-02浏览:517设置


退伍不褪色,退役不褪志。近日来,打好防疫防汛硬仗成为全国聚焦关注点,除医护人员、人民子弟兵、消防员、多支救援队外,其中还有一批人员也受到了大家的关注——退役军人。

据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退役军人达到5700万。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近年来为保障退役军人的社会地位和各项待遇,各部门连发多文。2021年1月《退役军人保障法》颁布,其中更是明确提及了“教育培训”“就业创业”等内容的相关规定。

苏州大学始终将社会服务作为学校工作重心之一,深度聚焦国防和军队改革对军转安置工作的新要求,始终致力打造校地融合发展共同体,不断推进与苏州市政府合作的力度、广度与深度。自2017年以来,我校与苏州市军转办深度合作,注重发挥军队和高等学校“两个熔炉”的作用,即军队熔炉淬炼军人品质,高校熔炉涵养出人文精神,凝聚军地、军校合力,在总结多年军转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基础上,分析把握军转干部教育培训的个体和岗位需求,共同探索出一套校地合作、内容合理、模式新颖、过程和目标管理相结合的教育培训体系。2020年,在江苏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苏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指导下,成立退役军人事务培训学院、退役军人事务研究院,为实现苏州市军转干部从军队人才向地方人才的顺利转型做出有益的探索。


一、加强校地合作,助力军转干部打好转型“第一战”

军转培训作为军转干部从军队转业到地方的第一站,2017年以来苏州大学举办了多期军转干部进高校培训班,历时五年,共计399名学员来到苏大,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和选修课程,与全日制本科学生共同享受优秀的师资、餐饮和住宿条件。培训按照统分结合的“大小班”模式分为三个类。第一类是全员适应性培训和上岗前党政综合培训,时间近两个月。主要依托苏州市军转干部培训中心的师资力量和党政机关领导以及院校专家来开展。第二类为高校专业培训,苏州大学针对军转干部新任岗位的共性需求,分别开设行政管理、公文秘书和司法执法三个专业,分三个班级按照定制的专业教学计划开展系统教学。转业军官最终通过结业考试和论文审核,修满规定学分,才能拿到苏州大学颁发的结业证书。第三类是“一人一课表”的融入式个性化高级研修培训,由个人申请,苏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考核择优确定,开展为期一年的脱产学习。在完成日常教学的同时,培训班还成立了班委会、组织课余集体活动,并委派专人,全程保障每一位学员的学习与生活。

 

2017年-2021年每年一期的军转干部进高校培训班

 

二、校地跨界合作,探索终身教育体系

2017年5月,苏州市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探索开展军队转业干部进高校专项培训的通知》,充分依托属地高校苏州大学优质教学资源,我校率先开展转业军官进高校培训,成为试点单位。同年在我校设立“江苏省军队转业干部进高校专项培训基地”。校地双方成立了军转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在分析整合学员需求、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协商研讨的基础上,校地双方制定了《苏州市军转干部教育培训的总体规划和专项培训的实施方案》,凝练出“以军转干部为本,让军转干部受益,助力军转干部华丽转身”的培训理念和共识。从此,拉开了苏州大学军队转业干部进高校专项培训的序幕。

2020年校地双方进一步合作,6月19日,苏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与苏州大学共建成立“苏州大学退役军人事务培训学院”,在线教育培训学习平台同步启动。苏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和苏州大学依托培训学院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构建具有苏州特色的“退役军人人力资源开发”新模式。在此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助力退役军人工作的开展,开展更多与退役军人工作相关的理论研究,我校同年成立“苏州大学退役军人事务研究院”,助力退役军人工作的精准化开展。

2020年符合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适应性培训班,为学员提供了专业的适应性培训,课程中邀请相关领导宣讲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流程,同时邀请了士兵代表介绍个人积分选岗和感受工作发展情况,并实地走访工业园区展示中心,感受园区的现代化、城市化发展。)

 

昔日投笔从戎,今日重返校园。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退役军人接受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优惠政策。根据《关于促进新时代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退役军人部发〔2018〕26号)和《贯彻落实〈关于促进新时代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实施细则》(苏退役军人发〔2018〕1号)精神,为规范退役士兵学历教育,更好地服务于退役士兵提升学历需求,自2019年起,我校成为江苏省退役士兵免试接受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招生院校,承担本科学历教育并面向全省招生。近2年,累计完成278名退役军人的学历教育,进一步为退役军人提供提升专业知识能力的机会,实现由军队人才向地方人才的转变。

 

三、调研探索开新局,助力退役军人“转好身”“立好业”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新时代的教育培训是在不断变化中成长的,学院定期展开调研,针对部队工作和地方工作差异大,接收单位使用难,军转干部适应慢的普遍现状,通过座谈会、问卷等方式了解军转干部对培训的目的需求、内容和方式需求等,并根据反馈进行调整,确保退役军人培训的长稳有效开展。

多方调研,开新局。退役军人事务培训学院组织骨干专程前往安顺市、遵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调研“兵支书”培育工作和先进经验做法,先后到安顺市新时代军地实践中心、平坝区平元村、普定县韭黄村、开发区阿歪寨村;贵州市汇川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等地进行实地调研。希望通过借鉴安顺市、遵义市在“兵支书”培育工作与退役军人服务工作方面的先进经验做法,在国家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际,推动苏州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4周年之际,学院将继续坚持打造“退役第一课”“学历教育+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定向培训”“能力素质提升+就业创业帮扶”相互融会贯通的学习支持体系,充分发挥“双一流”高校先进教学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和专业的师资力量,紧密围绕改善知识结构,提升职业素养,强化适应能力,促进就业创业等方面构建适应性培训、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和终身职业培训四位一体的退役军人教育培训体系。以帮助广大退役军人实现角色转变、身份转换和心态转型,为增强退役军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贡献苏大智慧和苏大力量。

 

【苏州大学退役军人事务培训学院】

苏州大学退役军人教育培训学院积极对接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以“为退役军人,坚决当好退役军人中转站”为服务宗旨,提供相应的培训。按照“整合资源、提高效率、规范管理、注重质量”的原则,依托江苏省军转干部进高校专项培训基地提出新构想,建设军转干部教育、退役军人事务系统教育、退役士兵(士官)教育三大中心,分为“两个阶段、五大模块、八种形式”:在成长阶段上,分安置前和安置后两个阶段。其中安置前培训以“聚焦政策解读、强化适应能力、理性选岗择岗”为主,安置后培训以“突出个性需求、促进人岗相适、加快转型发展”为主。打造“退役第一课”“学历教育+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定向培训”“能力素质提升+就业创业帮扶”相互融会贯通的学习体系,完善线上平台服务,以现场教学为载体,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体系,实现“理论+实践”相结合。

苏州大学退役军人事务研究院围绕理论研究、咨询服务、高层次人才培养、培训教材开发等。目前正在为各地退役军人事务局十四五规划起草开展理论研究等。

 

 



返回原图
/